世界衛生組織主席布倫特蘭女士曾經說:“干凈的飲用水和恰當的衛游泳池水處理設備生條件是最基本的人權。”而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出具的一份報告顯示,中國每年因水質不潔而腹瀉死亡的人數達9.56萬人,我國農村有3億多人飲水不安全,其中約有6300多萬人飲用高氟水,200萬人飲用高砷水,3800多萬人飲用苦咸水,1.9億人飲用水有害物質含量超標,血吸蟲病地區約1100多萬人飲水不安全。
據悉,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制定出一項解決全球水污染問題的“兩步走”發展規劃,即:在2015年之前,使全世界長期喝泳池設備不到衛生用水的人口減少一半左右;在2025年之前,力爭使全世界絕大多數人口都能喝上衛生用水。
為響應這一號召,應對日益嚴峻的飲用水安全問題,不少國家已經行動起來,積極投入,加大科技研發力度,尋求改善飲水問題的良方。例如水資源匱乏的以色列,其作為公認的缺水大戶和技術強國,在水源凈化領域的研發力度和花費居循環水處理于世界前列。
